开篇:
据传!道光年间,李洛能在太谷传艺,见弟子练钻拳多犯顶扛之病,遂取井绳蘸水击柱。绳落处木屑飞溅,柱底青砖却无半分裂纹,众人方悟抽扯之劲不如旋钻的要义。这则载于车君毅斋纪念碑文的典故,道破钻拳形曲劲直的本质——不在劈山断石,而在绵里裹铁。
图片
一、观水悟拳说本源
祁县戴氏传抄的«守洞玄技»有载:钻拳似水无常形,遇隙则入。老拳师教拳,必先令弟子观雨檐滴水——初时水珠悬垂欲坠,下落时忽作螺旋钻透青砖凹痕。此现象暗合«形意拳谱»“拳打三节不见形之论”,其劲路分三关:
起钻如抽丝:自足跟至尾闾如牵动井绳,肩胛骨下缘需似两片蚌壳微开
中节若滚珠:肘尖循肋过带脉,尺骨如碾中药的铜磙子缓缓旋压
落翻似沉锚:拳面触物刹那,小指侧掌缘如船锚入水,骤然绷紧三角肌后束
昔年郭云深在狱中创崩拳,却以钻拳养气。每日寅时面壁而立,双拳自腰间钻出时,必待手背汗毛触墙生颤,方收劲回撤。这般练法,在«拳意述真»中被喻为“春蚕吐丝劲”,求的是筋膜如绸缎般顺滑递进。
图片
二、龙脊三折叠内劲
河北派形意有三折天梯的秘传:
尾闾折:起势时尾骨尖向前微卷,如猫科动物扑食前蓄势,此时闭锁腰大肌与髂肌交接处
夹脊折:拳出至七分,两肩胛骨下角突然后缩二指宽,刺激膏肓穴生热
玉枕折:收拳瞬间,枕骨与第一颈椎如门轴转动,牵动风府穴气机
此三折叠须配合逆呼吸:拳出时鼻息细长如针入棉,气沉丹田;收拳时喉间轻发哼字,引气贯注命门。北京白云观道士曾用烟炱法记录拳家呼吸,发现钻拳高手呼气轨迹呈螺旋状,正应了内功四经气旋如锥,透膜入胛之说。
图片
三、铁牛耕地验真功
晋中地区检验钻拳火候,有三试古法(原文未删减):
试筋:晨露未消时练拳,收功后观小臂外侧,若有细密露珠沿三焦经排列成线,方称气走膜络
试骨:寒冬双手插入黍米缸,出拳二百次后米粒尽数附于臂上,谓之沾衣劲成
试髓:子时面北而立,出拳时耳中闻得颈椎沙沙如春蚕食叶,乃肾气入髓之兆
图片
四、水银坠地化实战
拳意述真载宋世荣与人较技,对方猛扑时,其钻拳如秤砣入水,触人瞬间重心骤沉,对手竟自跪倒。此技关键在于触实即旋:
拳峰接触时,食指第二关节突向前顶半寸
同时小指侧掌缘如泥鳅摆尾,暗含离心力破坏对方膝盖平衡
收劲时肘尖向云门穴回带,恰似钟表发条回卷
图片
五、坎离既济养真元
形意门冬季专修钻拳,实因暗合周易参同契水盛坎侵阳之象。真传练法有三水之境:
汗似泉涌:初阶者练至足三里穴出汗,排脾胃湿浊
泪如雨下:中阶者肝经畅通,收势时目眦自发湿润
涎若涌泉:高阶者收功时金津玉液满口,此乃肾水上潮之验
太原中医世家王姓老者,九旬仍能日练钻拳百遍。其法门在拳起饮露,拳落吞津:晨练时舌尖轻抵上颚采集柏树清气,收拳时喉间汩汩有声咽入丹田。
图片
结语:
钻拳之妙不在招式繁复,而在将易经坎卦之理化入举手投足。昔年孙禄堂在拳意述真中写道:练拳如修钟表,齿扣轮旋间自有天地。而今人若得真传,慢练时能察涌泉穴随拳势张弛,快打时可感风池穴与劳宫穴气息相通,方算摸着形意门庭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悦来网配资-悦来网配资官网-配资资深炒股配资门户-炒股配资手机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