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
0
2
5
随着LNG动力船订单量与交付量持续走高,各大港口正积极提升LNG加注能力。
比如上港集团近日向江南造船下单,计划再添1艘2万立方米加注船
6月19日,上港集团与中国船舶集团签订首艘2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(LNG)加注船建造合同,该船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、江南造船建造。这一举措是上港集团布局绿色能源服务体系、打造清洁能源港口能力体系的重要一环,也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绿色转型进入新阶段。
加码布局
上港集团此次新下注的LNG加注船预计于2027年上半年交付使用,这是集团布局绿色能源服务体系、打造清洁能源港口能力体系的重要举措。
上港集团旗下上海港的LNG加注业务发展迅速。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,2024年国际航行船舶完成LNG加注46.2万立方米,同比增长75%,加注区域从洋山港拓展至上海全港。今年前5月,上海港LNG加注量已达31.9万立方米,同比增长60.9%。
在LNG“船—船”加注领域,上海港现有2艘LNG加注船。第1艘“海港未来”轮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、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,是当时世界最大LNG加注船,总长159.79米,型宽24米,容量达2万立方米。
该轮已积累两次里程碑式加注经验。2022年3月,“海港未来”轮在上海港完成中国港口首次LNG“船—船”同步加注作业,为达飞集团LNG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“锡米”轮提供保税LNG加注服务。2024年8月,该轮在上海南港码头为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“礼诺极光”轮加注1800立方米LNG燃料,这是该轮首次在上海南港码头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LNG燃料,实现了新加注船型、新加注作业点、新系泊靠泊方式的“三新”成绩。
第2艘加注船“淮河能源启航”轮由中集安瑞科旗下的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(中集太平洋海工)建造,容量达1.5万立方米。今年1月,该轮在上海中远海运重工船厂码头为靠港维修的大型集装箱班轮“达飞雅克萨德”轮完成“船—船”保税LNG同步加注,加注量超1.2万立方米。这是中国首次在修造船厂码头开展“船—船”保税LNG加注业务。
对上海港而言,今年还有两场重要意义的加注。
2月,上海港实现2艘LNG加注船的首次同步作业。“海港未来”轮和“淮河能源启航”轮分别靠泊上港集团洋山港区盛东码头8号泊位和3/4号泊位,同时为集装箱船“达飞协和”轮和“达飞迪格尼特”轮加注保税LNG。此次双船同步加注总量超1万立方米,单日加注能力较此前提升一倍。
3月,在外高桥港区完成长江首单加注作业,为远海汽车船“文景口”轮加注约2400立方米LNG燃料。此举不仅标志着上海港保税LNG加注范围从沿海水域向长江流域延伸,也实现了狭水道船舶密集水域大型船舶LNG同步作业加注的新突破。
此外,上海港在绿色燃料加注领域不断拓展,2024年完成中国首单绿色甲醇“船—船”同步加注作业。
上述进展不仅提升了上海港的绿色燃料加注能力,也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。上港集团能源公司执行董事、总经理罗文斌表示,上海港已具备LNG燃料加注全覆盖能力,将进一步推动沿海LNG加注、“海进江”运输业务协同发展,助力长三角及长江流域LNG运输加注业务发展。同时,上海港正积极与江苏、安徽等省份合作,探索绿色能源在航运领域的应用与推广路径,共同促进长江流域航运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发展。
顺势而为
LNG加注船供不应求的现状让上海港顺势而为,积极提高LNG加注能力。目前,国际海事组织(IMO)等国际组织出台严格的环保法规,限制船舶硫氧化物、氮氧化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。LNG作为一种清洁燃料,燃烧后几乎不产生硫氧化物和颗粒物,氮氧化物排放量也大幅降低,能够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。
同时,近年来全球LNG产业链不断完善,从上游的LNG生产、中游的运输到下游的终端应用,各环节都得到了快速发展。LNG接收站、加气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,根据克拉克森数据,2017年全球LNG加注站数量为127座,2025年至今已增至532座,为LNG在航运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,也促使船东更愿意在LNG动力船上下注。
克拉克森数据还显示,2024年全球新签造船订单共计2765艘,其中使用替代燃料的船舶订单为820艘,占新签订单总量的29.66%。在这些替代燃料船舶订单中,使用LNG燃料的订单共计390艘,约占替代燃料总订单的47.56%。同年,LNG动力船的交付量创下新纪录,达169艘,而新造船订单量也在急剧上升,2024年共订造264艘新造船,是前一年的两倍多。截至2024年年底,运营中的LNG动力船共计641艘,AFI预计2030年这一数字将翻倍,超过1200艘。
LNG动力船的新造船市场和交付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LNG加注船的供应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,导致供不应求的现状愈发凸显。
根据能源和航运业咨询公司LansdowneMoritz的数据,从市场需求看,2024年全球LNG实际加注需求量约为260万吨,是2023年的两倍,而2023年的加注需求量又是2022年的两倍多。2025年1月的数据显示,LNG加注量较一年前高出约90%。尽管如此,基于双燃料船舶不断走高的订单量,业内担忧未来5年LNG加注的供需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。
2025年上半年,LNG作为当前最成熟的清洁船用燃料,其供应体系LNG bunkering市场保持着过去两年的快速增长趋势。Kpler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5月的LNG bunkering量为71.8万立方米,较4月的72万立方米略有下降,但同比仍有超过31%的增长。
LansdowneMoritz最新发布的市场模型模拟结果,截至2025年5月底,全球LNG加注总量已经达到150万吨,较2024年同期增长64%,再次证明LNG加注市场的持续增长态势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LNG动力船投入市场,LNG加注需求随之不断上升,新造加注船的订单也不断涌现。据克拉克森的数据,自2025年以来,LNG加注船市场下单火热,有14艘LNG加注船下单(部分订单见表1),而2024年全年下单量只有16艘。
2025年至今,中国造船厂在LNG加注船领域表现突出。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,中集太平洋海工的手持LNG加注船订单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,其在当前全球总计30艘LNG加注船手持订单中占据12艘,超过韩国HD现代尾浦(11艘)排名全球第一。
迎难而上
DNV的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港口LNG加注量创下新纪录。其中新加坡港LNG 船燃全年总销量同比增长4倍,达109.68万立方米。鹿特丹港加注量也同比增长52%,达到94.13万立方米。上海港LNG加注量虽同比增长75%,但加注量为46.2万立方米,约为新加坡港的42%,比鹿特丹港少一倍多。
提及差距的原因,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新加坡港和鹿特丹港在LNG加注船的数量和规模上更具优势。根据国际燃气联盟(IGU)发布的《2025年全球LNG报告》(《报告》),截至2024年年底,新加坡港拥有3艘LNG加注船。鹿特丹港的LNG加注船数量暂未找到确切数据,但根据《报告》,鹿特丹港聚集全球密度最高的LNG加注船队,数量多于新加坡港。
LNG加注优惠政策对港口加注量也产生一定影响。业内人士告诉《航运交易公报》:“加注价格是敏感信息,因无公开数据无法判断谁的价格更优惠,但新加坡政府通过燃油税豁免、环保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措施,确实能吸引大量船东前往加注。”
与新加坡港和鹿特丹港相比,上海港的LNG加注能力暂时落后,但目前正采取多项措施尝试提升。除了新增LNG加注船,还计划探索“夜航加注”,支持在洋山港、外高桥港区(五号沟)设立保税LNG储罐和绿色燃料储罐,保障与加注能力相匹配的储备库容等。
根据《上海市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》,到2030年,上海港保税LNG加注能力可达到百万立方米(液态)级。
在全球各大港口竞逐LNG加注赛道时,上港集团通过下单LNG加注船加码布局,为其在全球航运绿色转型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奠定基础,也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,助力长江流域乃至全球航运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发展,为实现全球低碳航运目标贡献重要力量。
悦来网配资-悦来网配资官网-配资资深炒股配资门户-炒股配资手机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